【中醫(yī)食療】祛濕健脾,谷雨節(jié)氣養(yǎng)生干貨→
4月20日,谷雨,春季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
谷雨時節(jié),氣溫升高、雨水增多,
是谷類農作物受雨水滋潤茁壯成長的好時節(jié)
但對人來說,潮濕環(huán)境易導致濕氣入侵
濕氣上升,渾渾噩噩沒精神
早上睡不醒、晚上睡不著......
谷雨養(yǎng)生·祛濕健脾很關鍵!
春天肝氣當令,肝氣旺易傷脾胃,加之此時雨水增多、濕氣加重,濕邪最易損傷脾之陽氣,使得脾的運化功能失常。這時候各種不舒服的癥狀便會找上門了,食欲不振、身體困重、腹部脹滿、皮膚油膩長痘等等都是脾胃不好的表現。
所以谷雨養(yǎng)生,強健脾胃是關鍵,脾胃好了,人體后天營養(yǎng)充足,自然疾病就不容易出現了。
谷雨養(yǎng)生·一粥一湯請收藏!
1、薏米赤小豆粥
食材:赤小豆30g、薏苡仁30g、粳米30g
做法:薏米、赤小豆清洗后浸泡2小時,泡好后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煮開,大火煮開,小火煮爛,出鍋前20分鐘可依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冰糖,熬至冰糖融化關火即可(糖在中醫(yī)五味中屬甘,容易生痰,如非必要建議不加)。
2、鯽魚薏仁湯:
食材:鯽魚1條,薏苡仁20g,赤小豆20g,砂仁10g
做法:將鯽魚清洗好,薏苡仁、砂仁、赤小豆洗凈備用,生姜切絲,先將鯽魚煎至兩面金黃,加1勺料酒去腥,加入2升清水,將其放入砂鍋內,加入薏苡仁、砂仁、赤小豆和姜絲,中火燒開,撇去浮沫,文火熬制40分鐘后,加入調料調味后即可出鍋(建議清淡,低鹽低脂)。
谷雨養(yǎng)生·疏肝調情志!
春季為肝氣當令,春夏交接,肝臟起伏,心氣漸旺。根據中醫(yī)傳統(tǒng)理論,肝主人體少陽,春生之氣,其性升發(fā),喜條達惡抑郁,體陰而用陽。
肝火妄動者容易出現煩躁易怒、頭痛、失眠等不適。此時應注意調暢情緒,少生氣,防止暴怒傷肝。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還應該注意鹽分的攝入,忌暴飲暴食及重口味飲食。聽音樂、春游、釣魚、露營、慢跑、散步等都能保持心情舒暢。
谷雨養(yǎng)生·“佛系”養(yǎng)陽運動!
谷雨時節(jié),氣溫上升,濕氣較重,在運動方式的選擇上偏向于動作柔和的鍛煉方式,如太極拳、八段錦、廣場舞等(有骨科疾病的需注意)。堅持加強體育鍛煉,增加出汗量,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,排出體內的濕氣,使機體達到平衡。
另外谷雨時節(jié)雨水較多,地面濕滑,戶外鍛煉要避免滑倒或淋雨!入夏之前,抓緊練起來吧~
想了解更多脾胃調理知識?
可前往我院消化內科及肝病門診咨詢
用戶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